学工发〔2025〕8号
各学院党委:
根据《关于践行“一线规则”开展辅导员工作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》(学工通〔2025〕59号)要求,共收到稿件104份,其中有效稿件79份,经个人申报、学院推荐、专家评审、公示等环节,现对拟获奖作品予以公布(见附件)。希望获奖的老师们珍惜荣誉,再接再厉,进一步加强工作研究、总结育人经验、提升业务能力,持续探索新时代学生工作的新思路与新方法。
附件:获奖名单
一等奖(1名)
1.《找到自己的太阳: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介入考研失败学生悲伤辅导实操案例》(作者:外国语学院 唐思威、李群芳)
二等奖(2名)
1.《从“四有士兵”到“五有大学生”——五育并举协同推进,破解“老兵”“新生”困境》(作者:第二临床医学院 潘馥璇)
2.《优绩主义的困境:一名临床医学生职业信仰重塑的思政干预》(作者:第二临床医学院 宋巧巧)
三等奖(3名)
1.《全员帮扶 精准赋能 助力护理学子高质量充分就业》(作者:护理学院 刘艺、刘吏婷)
2.《老师,可以不告诉我妈妈吗?——一例由抑郁症引发的心理危机干预案例》(作者:人文与管理学院 郭红禹)
3.《从“被动应付”到“主动求索”的蜕变之路——“三维驱动”构建新生班级学风建设体系案例》(作者:第一临床医学院 李怡欣)
优秀奖(7名)
1.《深夜朋友圈的“对不起”:一场24小时心理危机的破局之路》(作者:第一临床医学院 梁诗雅)
2.《折翼”亦能“翱翔”:残疾类学生管理服务的育人探索》(作者:人文与管理学院 揭志辉)
3.《构建“四个机制”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践探索》(作者:医学技术学院 吴笑韬)
4.《“预”察先机 靶向聚焦——基于多维预测模型的精准心理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》(作者:公共卫生学院 谭贞晶)
5.《以心为灯,照亮重生路:对五次自杀未遂学生人际危机事件的深度介入与反思》(作者:外国语学院 周艾妮、李群芳)
6.《大学生失恋心理危机干预的个案研究》(作者:公共卫生学院 方智文)
7.《基于“1 + 3 + 5”心理育人体系的实践与成效》(作者: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刘怡婷)
学生工作部
2025年10月15日